网上有关“豆粕涨停是5%还是10”话题很是火热,小编也是针对豆粕涨停是5%还是10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希望能够帮助到您。
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。又称“大豆粕”。按照提取的方法不同,可以分为一浸豆粕和二浸豆粕。其中以浸提法提取豆油后的副产品为一浸豆粕,而先以压榨取油,再经过浸提取油后所得的副产品称为二浸豆粕。
温馨提示:
1、由于市场行情实时变动,此数据仅供参考,具体以您交易时实际的行情价格为准。
2、入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
应答时间:2022-01-14,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。
近期的豆粕,在大跌之后又再次大涨,小麦这一跌后,却起不来了
导读11月份开启,在国内农产品市场,月底月初阶段,多种农产品价格再次“变脸”,其中涉及豆粕、生猪以及鸡蛋价格,而在粮食市场,小麦价格相对稳定,主流制粉企业挂牌报价维持高位,但是,据拍卖消息了解,部分地区,临储小麦拍出新高度!那么,市场到底有哪些最新的变化呢?今天我们就逐一进行阐述!
一、豆粕市场
在国内豆粕市场,近期,豆粕行情有“滞跌”的表现,从最新报价来看,在国内主流地区,油厂报价呈现高位震荡的态势,其中,东南沿海地区,东莞油厂豆粕出库价格5570元/吨,相比此前有较大幅度的回落,10月末东莞油厂报价普遍在5640~5700元/吨,价格回落了70~130元/吨!不过,在山东以及江苏等地,主流油厂豆粕报价徘徊在5440~5450元/吨!
据机构分析,年内第43周(10月22~28日),在可监测的全国111家油厂,大豆压榨规模维持在167.7万吨,机器开工率在58.3%,而大豆库存维持在239.2万吨,相比前一周减少52万吨,相比去年同期水平,大豆库存减少了217.7万吨!
由于俄乌冲突的持续发酵,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不断走高,国内进口大豆成本大幅攀升,9~10月份,进口大豆规模减少,大豆入港有限,这也造成国内主流油厂库存不足,机器开工率徘徊在低位,市场豆粕供给较为偏紧!
而在需求表现来看,由于养殖端生猪以及鸡蛋养殖盈利大幅提升,饲料企业对于高价豆粕接受程度转强,下游市场仍有备货的需求,豆粕市场“供弱需强”下,价格也将维持高位震荡的表现!
但是,进入11月份,随着贸易商进口大豆入港逐步增多,11月中下旬后,油厂大豆库存不断增加,豆粕产能不断恢复,行情或将逐步走低!
二、生猪市场
在国内生猪市场,猪价止步连跌,市场呈现跌势反扑的态势,11月1日,单日猪价上涨0.55元/公斤,国内生猪均价再次冲高26.03元/公斤,市场呈现大幅走强的表现,国内南北市场,多地屠企报价上涨幅度达到了1~1.2元/公斤,生猪价格上涨表现较为突出!
此轮猪价涨势反扑,行情从“大跌”转入“大涨”,根源在于市场情绪上明显异动,此前,受集团化猪企出栏节奏加快,在官方调控政策影响下,散户猪场以及二次育肥出栏恐慌情绪较高,市场猪价出现大幅走低的表现!但是,随着南北市场,猪价重心明显下挫,北方多地生猪出栏价跌破25元/公斤,市场挺价意愿转强,散户猪场观望惜售情绪升温!
而阶段性二次育肥再次抄底,进一步加剧了散户猪场压栏增重的积极性,国内主流猪企出栏计划逐步完成,出栏控量现象反扑,国内适重生猪出栏明显减少,屠宰场上计划时间延缓,收猪难度陡然增加,集团化猪企溢价出栏现象增多,这也支撑了本轮猪价的上涨!
短期内,受多空调整,市场情绪陡变,猪价或将延续波动偏强的走势,但是,随着市场的冲高,养殖端对于猪价预期的下降,认价出栏或将再次反弹,11月中旬前,猪价仍有震荡走低的基础!
三、鸡蛋市场
在国内鸡蛋市场,10月底,蛋价出现冲高回落的表现,消费市场出现一定“恐高”情绪,然而,由于国内鸡蛋产能不足的劣势依然延续,而南北多地口罩问题日益严峻,下游市场出现一定集中补货的需求,多地物流运输难度增加,市场看涨情绪反弹,贸易商高价接货的积极性提升,国内产销市场,蛋价逆势走强!
据机构分析,目前,国内主流产区,山东市场鸡蛋批发均价涨至6.02元/斤,鲁东以及半岛等地报价涨至6~6.25元/斤,而在鲁南、鲁中等地,鸡蛋走货价在5.9~6元/斤左右!而在河北市场,养殖场鸡蛋走货价普遍涨至5.89元/斤,上涨幅度维持在0.21元/斤!在销区市场,北京批发市场鸡蛋到货价涨至6.42元/斤,涨幅维持在0.28元/斤左右,在广东地区销区鸡蛋均价6.15元,涨价0.2元/斤!
由此可见,国内产销市场,主流地区,鸡蛋价格呈现涨势反扑的表现,一方面,受口罩问题影响,需求端走货逐步加快,但是,受物流运输难度增加,贸易商拿货难度加大,提价现象增多;另一方面,国内新开产能不足,经产蛋鸡处于年内的低位,尤其是,7月份天气炎热,养殖户主动补栏鸡苗的情绪较差,新开产蛋鸡数量偏少,但是,受肉制品价格上涨,养殖户顺势淘汰老鸡增多,这进一步限制了阶段性的产能,供给不足下,而饲料成本却大幅上涨,养殖户挺价情绪较高!
因此,基于以上分析,国内鸡蛋价格逆势上扬,不过,随着天气转冷,鸡蛋产蛋效率或有提升,而销区对于高价鸡蛋有一定抵触情绪,虽然,多地口罩问题改善,蛋价或有回调的基础!
四、小麦拍出新高度!
近期,国内小麦市场,主流面粉企业报价偏稳,价格维持在1.6~1.64元/斤!一方面,天气转冷,下游市场对于面粉需求提升;另一方面,基层余粮逐步减少,贸易商有挺价看涨的情绪,主流制粉企业粮源上量一般,工厂观望情绪转浓,市场小麦价格维持高位震荡的表现!
不过,从市场最新消息了解,小麦价格迎来2个好消息,一方面,临储小麦拍出新高度,在西藏拉萨,竞价拍卖1600吨河南产2017年陈粮,底价3240元/吨,但是,实际成交价达到了3810~3900元/吨!小麦拍出新高度,3900元/吨高溢价成交,个人认为,由于西藏本地供给小麦的难度较大,叠加,口罩问题影响,物流难度陡增,因此,物以稀为贵下,价格出现超理性成交的表现,虽然,对于内地市场情绪有一定的支撑,但是,影响不大!另一方面,国际方面,由于俄乌冲突的持续发酵,俄罗斯暂停了经由黑海港口外运农产品的规定,这对于国际粮价有较大的影响,支撑了国内市场看涨的情绪!
但是,短期内来看,国内小麦价格的走势,仍将根据市场上量表现来定,价格或将延续横盘高位的表现,虽然,部分制粉企业有一定落价的现象,但是,由于市场余粮减少,口罩问题耽误了市场流通,预计,小麦价格仍将以波动偏强的走势为主!
豆粕滞跌,蛋价、猪价“涨势反扑”,小麦拍出新高度,发生了啥?对此,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?以上为笔者个人观点,来自网络!
今年有农产品市场的波动可以说有两个“没想到”:
一个是近期的豆粕,在大跌之后又再次大涨,并且涨得惊天地泣鬼神的,一度冲破前高;
而另一个就是小麦的大跌。
而与豆粕不同的是,小麦这一跌后,却起不来了。
小麦的下跌可以说没什么预兆,因为在春节后,小麦还呈现出了一番“虚假繁荣”之势,也几乎是唯一个在春节后仍然上涨的谷物了。
但是随后的突然大跌,令市场大惊失色。
小麦共经历了3波下跌:
第一波从1.6-1.65元/斤的位置跌到了1.55-1.57元/斤时暂时企稳,但稍作休息后又开始了第二波下跌。
又从1.55-1.57元/斤跌至1.52-1.53元/斤,但紧接着又直接跌至1.4-1.43元/斤,可谓是断崖式的下跌,并且最低价格已经跌破了1.4元/斤。
这显然大出乎市场的意料,因为在前两年,小麦的价格基本都在1.6+以上,甚至还几次冲上了1.7元。
就拿去年来说,小麦的开秤价格就不低,算上收购成本以及存储费用等,持粮主体的成本都在1.6元以上了,而当前的麦价却跌到了1.4元上,持粮主体欲哭无泪。
小麦“失重”后,市场开始重新寻找平衡,但新的平衡在哪呢?谁也说不清,都在观望和试探着。
但经历了这一跌后,小麦已经回不去了:
首先,是价格回不去了。
对于现在的小麦来说,1.6元/斤比西天取经还要遥远,而且上次小麦的上涨,也是在刚刚触及了1.5元/斤以后,就再次掉头下跌,显然是上涨无力。
一是供需格局变了。
前两年小麦供需呈现偏紧的格局,这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,一方面是需求增长,小麦流入饲料后,需求得到极大提升;而另一方面,前年小麦质量分化,使得供应偏紧。
于是在供需偏紧的情况下,为小麦的上涨奠定了基础。
但今年这个局面变了,去年小麦增产丰收,并且进口小麦也继续超过配额,而需求回落,使得今年的市场呈现出供强需弱的格局。
二是国际供应宽松。
在去年国际粮价的上涨中,涨幅最大的恐怕就是小麦了,但涨得猛也跌得狠,随着市场对于俄乌冲突影响的消化,以及俄罗斯、澳大利亚等小麦陆续丰收,使得全球小麦的供应呈现出宽松状态,价格自然也大幅回落。
其次,需求也回不去了。
国内小麦需求主要包括食用、工业以及饲用需求,其中在2021年,小麦进入饲料领域的数量大约为3500万吨。
但是自去年小麦需求开始回归口粮,而口粮需求每年波动不大,相对稳定。虽然随着小麦价格的下跌,与玉米价差进一步缩小,使得部分地区小麦再次进入到了饲用领域,但是小麦也很难再大量流入饲用了。
一方面,小麦是口粮,口粮的安全是第一位的,用口粮来大量补充饲料用粮不会是常态现象;
另一方面,玉米的替代有很多选择,比如陈化稻谷,比如进口玉米及高粱、糙米等,小麦并不是唯一选择。
第三,情绪回不去了。
情绪虽然不能改变市场的供需,但是对于价格的波动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。但情绪这个东西非常易变,价格持续上涨时,看涨情绪就增长;反之价格持续下跌,看跌情绪又随之而起。
自小麦失控大跌以来,市场的看跌情绪已基本达到了高峰,想再提振市场情绪恐怕并非易事了。
第四,粮价的“牛市”回不去了。
过去两三年,粮价走出了一个大“牛市”,但现在助推牛市的这些因素都已经发生了变化。
比如疫情的影响已基本消退,而市场对于俄乌冲突也逐渐消化,美联储也从疯狂印钞到激进加息,虽然部分大宗商品仍在波动,但整体大势已去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粮价大涨的“牛市”也随之而落了。
不过也不必过于悲观,虽然当前小麦压力山大,前有新麦上市,后有投放增加,压得小麦有点喘不过气来,虽然过去的巅峰难再,但后续随着新麦上市逐渐震荡企稳后,麦价有望回升至合理区间。
关于“豆粕涨停是5%还是10”这个话题的介绍,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,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!
本文来自作者[之岩]投稿,不代表氢时代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m1.qsdsy.cn/syzs/202412-1919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氢时代的签约作者“之岩”!
希望本篇文章《豆粕涨停是5%还是10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氢时代]内容主要涵盖:国足,欧洲杯,世界杯,篮球,欧冠,亚冠,英超,足球,综合体育
本文概览:网上有关“豆粕涨停是5%还是10”话题很是火热,小编也是针对豆粕涨停是5%还是10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希望能够帮助到您。 豆...